目前研究认为新一代汽车用高强钢组织中应包含相当量的残余奥氏体,同时以马氏体为强化相,以达到好的强度和塑性的结合,其中的奥氏体具有较高的初始强度和加工硬化能力。Q&P钢(quenching&partitioning steel),通过淬火和分配工艺(Q&P processing)达到室温组织为相当量的残余奥氏体+马氏体,或者含有一定量的铁素体,使其兼具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在汽车用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4
2014
10
24
2014
09
合金工具钢6CrSi2MoV退火工艺研究及应用
合金工具钢6CrSi2MoV常用于生产小型五金工具器件,但在用户的实际应用中经常存在拉拔断裂和制成扳手等工具后出现使用扭断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各用户均提出用钢材退火态供货且珠光体球化率达90%以上,这就需要对钢材的球化工艺进行改进,以找出获得良好组织的退火工艺。本文采用金相观察和硬度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6CrSi2MoV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给出了6CrSi2MoV钢理想的球化退火工艺,用户反映良好。
23
2014
09
两种不同H13钢强韧性能对比研究
热作模具钢要求材料具有高的淬透性、高温强度、耐磨性、韧度和足够的塑性、高的抗热裂能力和高的耐熔损性能等。国家标准中4Cr5MoSiV1钢是一种中耐热韧性钢,与日本JIS标准SKD61钢按照成分划分均属于美国ASTM标准的H13钢,其具有良好的抗冷热疲劳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铝合金、镁合金及锌合金等轻合金压铸领域。H13钢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国产钢同进口钢材相比仍存在淬火开裂、热疲劳强度低和模具寿命短等问题,使国产热作模具钢丧失了竞争优势。为此,对4Cr5MoSiV1和SKD61钢在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和析出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SEM与EDS分析结果,探讨了两种钢强韧性差异的原因,为国产H13钢性能的改善提供参考。
23
2014
09
离心浇注+包覆挤压耐磨复合材料的研发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离心浇注+包覆热挤压工艺生产的新型冶金复合双金属高耐磨材料。其基层(内外层)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16MnV或合金钢35CrMo,复层(中间层)采用Cr26或GT2-4344。对成品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检测,复合材料复层耐磨材料Cr26硬度达到61HRC以上,GT2-4344硬度可达64HRC以上,Cr26体积磨损量在标准试验条件下为10.33mm3,而GT2-4344仅为1.1mm3,其中16MnV/Cr26/16MnV和35CrMo/GT2-4344/35CrMo整体冲击韧性分别为Ak=33.6J和31.7J,且复合材料的抗断裂韧性远远优于单金属耐磨材料。
23
2014
09
固溶处理对含钪ZAlSi7Cu2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亚共晶铸造Al-Si合金因其具有较高的比强度、良好的铸造性能和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ZAlSi7Cu2Mg合金主要用于制造活塞、缸体、缸盖和曲轴箱等铸件。随汽车工业对产品轻量化和高强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提高ZAlSi7Cu2Mg的力学性能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
2014
09
表面感应淬火辊技术
近年来国际上开始在高速生产线上采用基体表面硬化处理后(常用表面中频感应淬火处理),再进行毛化镀铬的新工艺来制造各类工艺线辊子。
23
2014
09
铸态Inconel625合金热加工图的建立及热变形机制分析
Inconel625合金作为一种固溶强化型耐蚀高温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核电、海洋等领域。由于该合金Cr、Mo、Nb含量高,因此固溶强化作用强烈,热变形抗力大,组织均匀性不易控制。而开坯锻造作为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获得的组织状态对后续的加工及成品服役后的各项性能特别是耐蚀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小试样的热压缩实验模拟实际开坯工艺,可以节约大量成本,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为了将变形参数(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与金属的流变行为和组织演变联系起来,Prasad等提出了加工图,Narayana等对此作了改进,使之能用于多相合金。每个应变下的加工图由各自独立的功率耗散图和流变失稳图叠加而成。加工图已被成功用来辅助工业生产中的工艺制定和反馈控制。Prasad在创建加工图时使用了动态材料模型(DMM),这是一种基于连续大塑性变形的模型。科研人员通过热压缩实验获取原始数据,再使用DMM材料模型建立热加工图,并结合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及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625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机制,以寻找适合的加工条件。
23
2014
09
固溶处理对Mg-0.6Zr-0.5Y合金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构件设计轻量化、高强度化、运行高速化,因此,对高比强度、高阻尼性能材料的研究已成为材料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镁及镁合金以其密度低、比强度高、阻尼性能优异,被人们视为减振降噪、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材料。但纯镁力学性能较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一般的研究是从高阻尼镁合金出发,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其中许多研究者对Mg-0.6Zr进行合金化的系统研究,发现在Mg-0.6Zr合金中加入微量稀土元素Y时,其综合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然而关于挤压工艺及热处理对Mg-0.6Zr-Y合金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很少,且热处理对其阻尼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对挤压态Mg-0.6Zr-0.5Y合金进行不同的固溶处理,以期找出固溶处理温度和固溶处理时间对挤压态Mg-0.6Zr-0.5Y合金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
23
2014
09
含Ti焊丝盘条轧制工艺的优化
1、前言
钢种 | Ti% |
ER55-Ti | 0.04-0.08 |
BZJ55-Ti | 0.04-0.08 |
BZJ80 | 0.04-0.09 |
BZJ70-G | 0.04-0.09 |
BZJ70 | 0.04-0.09 |
ER55-D2-Ti | 0.08-0.12 |
BXY50-G | 0.07-0.15 |
BZJ60-Ti | 0.08-0.17 |
ER50-Ti | 0.12-0.16 |
G60 | 0.08-0.12 |
BZJ55-D2 | 0.08-0.12 |
23
2014
09
加热制度改进试验分析
1目前加热炉加热制度分析